商国明 & 胡明国 | 普乐威箱包联合创始人
以坚持定义人生,以合作铸就品牌

深山启航:命运的起点,奋斗的原点

十年深耕:从打工者到行业骨干

命运的交汇:从发小到创业合伙人

破局与崛起:从借款百万到国际舞台

研发驱动转型:从“被需要”到“掌握主动权”

品质为本的坚守:口碑即生命

反哺家乡的责任:让“根”走得更远

默契与信任的力量

1993年,贵州毕节木窝村的商国明是全村唯一考上初中的少年。大山的闭塞与家庭的拮据成为他求学路上的双重挑战,却也磨砺出他“知识改变命运”的信念。18岁,他怀揣“在镇上建房”的朴素梦想,孤身南下深圳,在建筑工地席地而眠、四处求职,终以数百人中脱颖而出的毅力,叩开箱包行业的第一扇门。

1994-2002年,商国明在深圳箱包厂深耕7年,凭借踏实肯干与钻研精神,从基层成长为设计骨干。2002年,他转战广州花都,眼界与人脉不断拓展,却也在2007年首次创业时遭遇挫折——投入积蓄合办工厂,终因管理漏洞亏损十万余元。

2008年春节,商国明与发小胡明国的一通电话,改写了两人命运。得知老友创业受挫仍不言弃,胡明国毫不犹豫借款5万元加入。3月,“旭东”加工厂成立,专攻代工箱包。然而两年后,因核心团队流失陷入低谷。面对风险,二人选择破局:不再依赖代工,而是创立自主品牌,真正掌握命运——普乐威箱包有限公司于2010年正式诞生。

2010年普乐威成立初期,资金捉襟见肘。兄弟俩瞒着家人借款100万,亲力亲为跑市场、采购、生产,足迹遍布全国十余城市。不到一年,普乐威便登上迪拜、德国国际展会舞台,凭借参展成果精准调整定位,切入摄影包细分领域,成为三星、佳能、索尼等国际品牌的指定生产商。

随着行业竞争加剧,兄弟俩意识到:开发才是产业链的源头。” 他们重金打造研发团队,从“为客户提供产品”转向“引领客户需求”,普乐威逐渐从被动接单方,蜕变为拥有自主设计话语权的行业标杆。

即便掌握主动权,兄弟俩始终恪守“保障客户利益”的信条:严控原材料采购,把关每一批产品质量,以“好口碑”赢得客户长期信任。14年间,普乐威从初创时的几人团队,发展为年产值超亿、员工超600人的综合性企业。

“人不能忘本”是兄弟俩的信条。他们持续回馈毕节故乡:

捐资助学:走进山区学校,为乡村教育注入力量;

就业帮扶:吸纳300余名毕节老乡就业,提供社保、年假、工龄奖等福利;

产业扎根:2018年于毕节七星关区设立贵州普乐威公司,解决百人就业。

正如员工刘鹏所言:“在普乐威工作6年,月薪过万,福利齐全,幸福感满满。”

胡明国总结说:“从小一起长大,默契的灵魂、坚定的信任、互补的性格、彼此的包容,是我们制胜的不二法宝。” 从深山少年到行业先锋,从打工者到产业领袖,普乐威以“奋斗+合作+责任”的基因,书写着中国制造的韧性传奇。